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-PAPER 第342期 2020/02/01 出刊/ 半月刊

 

 

浪漫台三線藝術季──漫遊大窩穿龍地景藝術節

【文、圖/廖千慧】

 

26012

  去年在臉書上看到了朋友分享的「浪漫台三線藝術季」粉絲專頁,出於好奇,索性就點進去看了看,裡面有很多活動的介紹,而且圖片都很漂亮,資訊也很清楚。滑著滑著,發現原來這個活動就是在北台灣放置了許多的戶外裝置藝術,並分布在很多的地方,而裡面剛好就有一個離家不遠的點,於是放假回家就和媽媽一起去看了這次藝術季的一些作品。

  苗栗地區的裝置藝術放置的地方都比較靠山區,像是大湖的部分就以「大窩穿龍地景藝術節」為名,在路上都可以看到旗子,停車場的地方也有一個大地圖給大家知道作品的具體位置,作品的旁邊也有一個說明牌,裡面標示了作品的名稱、作者介紹還有創作理念,每一件作品相隔都沒有很遠,真的很適合邊散步邊欣賞藝術作品。

26012

  「彷如重現百年前,大湖大窩地區每到秋收時分,人們利用原住民收穫祭與客家收冬戲的機會敬天謝神,漢墾民、原住民齊聚一堂,建立深厚的情誼,水圳文化織就出人與大地,族群之間和諧共生的美好歷史。」

  大窩的藝術作品總共有四個,第一件作品叫做「編織記憶」,創作者是一位泰雅族人,用白色的棉線當作材料,纏繞成許多網子結合而成的開放小屋,兩旁還有可愛的小平台,可以脫掉鞋子躺在網子上吹吹風看著天空發呆。柱子上則有長得像鹿角般的裝飾,之所以用白色的線,是因為棉線會隨著時間、日曬雨淋、參與者的互動,讓這件作品逐漸染上屬於大窩的顏色。

  第二件作品叫做「奉茶惜福」,這項作品邀請了大窩居民共同參與創作,親手捏的茶碗,象徵對客人的歡迎與感恩之意,早期的人交通不便,出門辦事常常要跋山涉水,而好客的客家人因此發展出了奉茶文化,作者將這個概念用陶藝與白沙表現,我覺得是一件非常棒的作品!

26012

  第三件作品是「生命的鑿痕」,他是一個矗立在溪邊的木製涼亭,一走進裡面就有撲鼻而來的木頭香氣,一根根的木條拼湊在一起,並搭建成一個不小的涼亭,坐在涼亭的椅子上面,聽著溪水的聲音,往溪裡看還能不時看到因為陽光照射而發光的魚隻,是一件讓人放鬆身心的作品。

  最後一件作品則是「茶窩」,茶在客家人的生活中佔了很重要的部分,作者用早期的茶壺保溫器為概念,用稻草編織成茶窩的樣子,希望來欣賞裝置藝術的民眾,可以像以前的人一樣邊坐著聊天邊喝茶。進到茶窩的內部,可以看到陽光透過稻草的縫隙照進來,旁邊還有一個小開口可以看到外面的風景,非常愜意。

  很高興可以在活動期間參加藝術季的活動,很可惜沒辦法每一個地方都去過一遍,不過粉絲專頁也有發布消息,許多裝置藝術都會保留到今年的五月,大家如果放假有空的話,不妨可以去這些地方看一看美麗的裝飾藝術作品,散散步度過一個悠閒的下午喔!






  Facebook Twitter Line

▲BACK

贊助單位 / 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
◆ 發行單位 /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
◆ 榮譽發行人/ 周景揚校長
◆ 發 行 人/ 周錦宏院長
◆ 編輯顧問 / 王俐容老師、王保鍵老師、江俊龍老師、周錦宏老師、
姜貞吟老師、孫    煒老師、 陳秀琪老師、陳定銘老師、
張翰璧老師、黃菊芳老師、劉小蘭老師、蔡芬芳老師、
鄭曉峯老師、賴守誠老師、鍾國允老師、羅肇錦老師。
(依姓氏筆畫排序)
◆ 主   編/ 周錦宏院長
◆ 執行編輯 / 陳秀琪系主任、黃菊芳老師、邱一帆老師
◆ 編 輯 群/ 涂政強、梁萩香、彭淑姿、陳昀楨、彭賢明、
廖千慧、賴音如、賴亞華、羅雅鈴 (依姓氏筆畫排序)
◆ 網頁製作 / 李岳哲
◆ 連絡電話 / 03-4227151#33050